“语言天才”慈禧:只会满语的她,如何用“塑料普通话”统治中国
光绪年间的养心殿,当大臣用汉语奏报紧急军情时,慈禧太后时而皱眉,时而颔首,最后用带着浓重满语腔调的汉语说出三个字:“知道了。”这个细节,透露出晚清政治中一个被忽视的真相。
光绪年间的养心殿,当大臣用汉语奏报紧急军情时,慈禧太后时而皱眉,时而颔首,最后用带着浓重满语腔调的汉语说出三个字:“知道了。”这个细节,透露出晚清政治中一个被忽视的真相。
1903 年深秋,储秀宫第一次拉闸送电。十二盏德国西门子碳丝灯泡像倒挂的小火球,由颐和园自备的 110 伏小电厂喂奶,每天只亮四小时。灯丝从暗红到橙白,慢慢睁眼。慈禧把这一幕当成新式照相机在闪光,条件反射地冲那团光喊:“茄子!”站在旁边的裕德龄没憋住笑,当场记
您绝对想不到,咱们现在拍照时随口喊的“茄子”,居然跟慈禧太后第一次见到电灯有关!这事儿得从1904年夏天的一个午后说起——当储秀宫里的电灯“啪”地亮起时,73岁的慈禧竟然下意识摆好姿势,中气十足地喊出了“茄子”!把旁边德国工程师都听懵了。
晚清的故事要分两层来看:一层是外头洋玩意儿往里堆,另一层是宫里的人怎么接纳、怎么防备。1904年,德国西门子送了一套电灯进故宫,地点在储秀宫,东西用黄缎包着,工程师进宫前还得被人仔细搜查——讲白了,既是礼数也是安检。把那盏电灯点亮的瞬间,光亮比他们平常见的要刺
1908年深秋的北京城,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说不出的压抑。紫禁城里的银杏叶正黄得灿烂,可宫人们走路都踮着脚尖,说话更是压低了嗓门。谁都感觉得到,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正在酝酿。